唐朝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百姓们安居乐业。同时大唐也是一个极具包容多元文化的朝代,实现对外开放政策。在这样的环境下,为文化的繁荣兴盛奠定了基础。谈到唐朝繁荣的文化,那必然是离不开唐诗,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唐朝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大诗人,诗仙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个。李白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让人们无不赞叹。也许我们随口就能吟诵出李白的诗篇,但是有一首诗篇你可能没有读过。这首诗是李白遭到山东儒生嘲讽,内心抑郁愤恨而写下的一首诗,到今天已成为骂人的绝唱。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少年天才李白
李白从小就天资聪颖,在他五六岁时就能熟读诗书,可是在那个年龄,贪玩是小孩的天性,李白也不例外。所以在该读书的时候,他也不认真读,而是偷偷溜出去玩。但是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老婆婆,这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
李白很好奇走上前询问这位老婆婆在干嘛,老婆婆就告诉李白她要将这根铁棒打磨成一根细针。李白觉得不可思议,老婆婆笑着对李白说,只要她坚持不懈的磨下去,相信总有一天能够磨成一根细针的。
李白从这一件事情上受到了启发,他联想到学习也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刻苦努力读书,将来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于是从那时起,李白就开始发奋读书。当本就聪明的人一旦更刻苦,那么可想而知他未来的成就会有多高。
据史料记载,李白在15岁时就开始写诗,这个时候就已经在当地十分出名了,得到一些上流社会的赞赏。等稍微长大一些,他就开始四处游历,看祖国的大好山河。李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的名言。
也许正是因为李白四处游历,见多识广,心境也变得更宽广,以至他写的诗大多都洒脱不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他外出所见所闻也无形中成了他写诗的素材。
我们知道外出游历,不可能人去就行了,那必须还得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李白有这么多的钱吗?在李白刚外出游历时,他的父亲就给了他高达30万的盘缠,这一笔钱足够李白快活的游历。
在游历期间他也遇到了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是宰相的女儿,家中可谓是无比的富裕。李白也就顺势做了上门女婿。在成婚不久后,李白又开始了游历。李白大半辈子都在外游山玩水,随着他年纪大了,他突然想要谋求官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在他40多岁的时候来到了长安城。
任性而为的李白
李白来到长安城后,贺知章向唐玄宗引荐李白,李白这个时候声名早已流传在外,连唐玄宗都知道李白他是一个大诗人。唐玄宗本就是一个热爱诗词艺术的皇帝,因此对李白十分欣赏。经贺知章的推荐后,唐玄宗就给了李白供奉翰林这一职位。这一职位其实没有什么实权,主要职务就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
但官场上尔虞我诈,李白对这一套很是看不惯,这样一来他无疑是遭到许多人的记恨。不仅如此,李白又十分爱好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都说喝酒容易惹事,这话真不假。
有一次李白刚好喝了酒,唐玄宗此时正好在花园里与贵妃赏花,赏着赏着他就想起了李白,于是传他来写诗。据说喝得烂醉的李白是被下人用冷水泼才勉强醒了酒。不知道是否是趁着酒劲,李白居然还让贵妃为他研墨。还有一次也是在宫中喝得大醉,李白竟然伸出脚,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鞋。
在李白做出这一番行径后,就遭到了高力士的记恨,而高力士又是一个小人,时不时的就在唐玄宗耳边说他坏话。久而久之,唐玄宗也慢慢的对李白有些许不满,最后李白被逐出了长安城。由此李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安能摧眉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篇。
为何李白要写诗嘲鲁儒
从李白被赶出长安城,他写下诗歌嘲讽那些权贵之人我们就可以看出李白的性格。在李白的众多诗篇中,他不仅嘲讽过权贵,他还曾写下了一篇诗文嘲讽山东儒生,这篇诗文名叫《嘲鲁儒》,李白为何会写这一篇诗文呢?
李白有一次游历时,正好来到了山东这个地方。我们知道山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这个地方聚集了很多儒生,其中一些儒生就过于迂腐,对待一些新现象看不惯就抨击。
李白的出现与此地方格格不入,当地的儒生就在背后议论李白,更有甚者还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李白得知后,以他的性格当然是忍受不了,所以他随即就写下了一篇诗文嘲讽山东儒生。
诗的开头就是“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大意是山东儒生只会照本宣科,到死都改变不了。接着又写“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意思是问他们治国的策略,他们茫然得啥也说不出来。到了诗的末尾,李白更是一针见血的说到“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大意是连现在的时代都不了解,还是回家种地去吧!
结语
看到李白竟这样无情的嘲讽山东儒生,不知道读到这首诗时是否有一种十分解气的感受。被人这样说到,李白当然需要反击回去的,可李白的反击显得如此的有格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骂人都不带脏字。想必李白的这才华,也是让人人都艳羡不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xnc528 备注:3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