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上长了个包,很多时候就是现代医学说的腱鞘囊肿。
前面已经分享过针灸的方法,火针点刺,挤出积液。
有人还是存在疑问,后续有可能复发。
那我们要想清楚为什么那里会鼓包,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小心磕碰到身体某个地方的时候,如果力大一点,局部就肿起来了;或者我们不小心扭到了,局部也会肿起来。皮下出血了,气血阻滞在局部。
同理,腱鞘囊肿也是一样。但腱鞘囊肿的形成是个慢性劳损的过程,手腕这个部位的气血瘀滞了。
这个时候要怎么办?把瘀血散开,让气血恢复正常的流通状态,囊肿里面的积液也会随之消散。
有一个外用方:当归、桂枝、细辛、三棱、莪术、皂角刺、山栀子、桃仁
把这些药研末打粉或白酒调成糊状外敷囊肿部,每天换药1次。
关于这个外用方有学者做过研究,93例病人运用此方外敷,1周为1个疗程,结果最长3个疗程囊肿消失,只有1例无效。随访79例病人中,4年内仅2例复发。这样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研究收录于《中医外治杂志》。
当归、桃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们两个是活血化瘀之药,使用频率高。
三棱、莪术是组行气的药对,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的有序行走有来于气的推动,三棱、莪术侧重于行气,外用的话,生品更佳,生品难找也可退而求其次用醋制三棱、莪术。
桂枝、细辛是辛温之品,有温通血脉的效果,《药典》对细辛的内服使用自《本草纲目》后便有“不过钱”的说法,但外用不受此限制,且细辛窜走之力强。
皂角刺长于消肿散结, 《本草汇言》载:“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
这里头比较特殊的是栀子,我们知道栀子有清热除烦的作用,但如果只是把栀子看作一味清热药,就太小瞧它了,生栀子粉外敷常用于伤科疮疡。
有些腱鞘囊肿不局限于长在手腕部,但思路不外乎行气活血,一样可以尝试此法。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xnc528 备注:3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3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