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茶”申遗成功。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漫长的采茶、制茶、饮茶历史过程中,历代茶人创造了各种多样的茶品。
随着制茶技艺的不断革新,后来又根据工艺的不同将茶划分为六大茶类。
最早出现的茶类是哪一种?其他茶类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唐代之前,茶叶是生煮羹饮或晒干收藏,而后捣叶做成饼茶,或是蒸叶捣碎制成团茶,因此在唐代以前就已出现晒干散茶和团饼茶。
陆羽所著《茶经·六之饮》中称:“饮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者……”可见当时已出现四种类型的茶叶,如果按照六大茶类区分,这四种茶均属蒸青绿茶。
宋代开始,除保留传统的蒸青团茶以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蒸青散茶,《宋史·食货志》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
片茶即团饼茶,是蒸茶后捣碎压成饼片状,烘干后以片计数。
散茶是蒸青后直接烘干,呈松散状。
元代之后,团茶逐渐被淘汰,散茶得到较快发展。
此时各种形制的茶还均属于绿茶的制作工艺。
直到明末清初,六大茶类才真正齐全。
那么,除了绿茶之外,其他茶类是如何出现的呢?
红茶的诞生,其实是一个偶然且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明朝末期,约1568年,时值采茶季节,北方军队路过桐木村庙湾强行驻扎在茶坊,耽搁了茶青处理的时间。
江公心急如焚,这可是一家的生计啊!待官兵开拨后,茶青已经发红。江公急中生智,组织家人赶忙把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
烘干的茶叶呈乌黑油润状,并带有一股松烟香味。
因当地一直习惯喝绿茶,不愿饮用这“另类”茶。于是,便把烘好的茶挑到距离庙湾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贱卖。
没想到第二年竟有人出数倍高价订购此茶。
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由此诞生了。
正山小种走红后,制茶技艺传到了周边地区及国外,后又有了祁门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斯里兰卡红茶等等红茶品类。
关于六大茶类,你还知道哪些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xnc528 备注:3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2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