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单亲妈妈含泪发圈:儿子,我不该把你养得这么听话!
朋友30岁那年孩子3岁,由于老公出轨,虽心疼孩子小,但朋友还是毅然选择离婚独自带娃。
也许是过早看清世态炎凉,这孩子从小就比同龄人早熟,非常知道体贴妈妈,跟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是男子汉,爸爸不跟你在一起了,我来保护你!
现在孩子上7年级了,成绩又好又懂事,让我们一众朋友十分羡慕。
可是,晚上翻朋友圈时看到朋友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儿子,对不起,我不该把你养得这么听话。
看得出朋友情绪很低落,于是跟她聊了一下。
原来,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身体开始发育了,胡须也长出来了,由于从小没有爸爸,没有人教过他男孩青春期应该怎么度过、剃须刀应该怎么用,他害怕妈妈心疼他,有话也不敢问妈妈,于是自己用剃须刀,把脸刮破了。
事是小事,可是却让妈妈心疼他到哭。
妈妈说,孩子从小就懂事,别的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自己再喜欢也会让给别人,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从来都把自己放在他人后面,都怪自己把孩子培养成了“讨好型人格”。
细想开来,身边也有很多如这个孩子一样的“懂事孩子”。
父母要出门打工,可能1年都没法回来,别人家的孩子都在那里撒泼打滚,大喊大叫,你家孩子却很懂事的帮父母拿行李,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还会说:“你们好好赚钱,我会照顾好爷爷奶奶的,别担心。”
逛街时,孩子看到垂涎已久的玩具,他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使用各种手段弄到手,只是多看几眼,咬着嘴唇,默默离开,哪怕被父母询问是否喜欢时,也只是淡淡的说自己不喜欢,其实只是为了让父母少花钱……
这样的孩子不管在父母还是周围人口中,都是被交口称赞的“懂事孩子”,也是时常被家长们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的孩子就是其中之一,曾经,我也一度为孩子的懂事感到骄傲,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却再也骄傲不起来,心疼孩子的不争不抢,一心为他人着想所受的委屈,更担心这样的懂事会影响他以后的发展。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懂事?
对于孩子懂事的原因,有些家长会说:“我家孩子一直都这样,可能是遗传吧,学不来的。”
那到底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教育造成呢?
原因一,个性使然。
在我们周围,确实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表现出了自己懂事的一面:性格柔和,善良包容,不争不抢,通情达理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内心还是会很柔软,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独立且自强。
原因二,孩子没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孩子发脾气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需求未被满足。
比如,不想父母离开,想得到心仪的玩具,想玩手机,不想吃饭等等,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自然就会产生愤怒、伤心、焦躁等消极情绪。
如果家长和孩子沟通良好,基本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体验到愉快、幸福等积极情绪,变得能讲道理,善解人意。
原因三,自卑。
也是我们常说的“讨好型人格”的表现手法之一,主要表现为习惯性迎合他人,没有自己 的原则,不懂拒绝,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习惯默默承受,内心自卑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等。
自卑的孩子为了得到家长和周围人的关注,就会习惯性地降低自己,忍气吞声去讨好别人,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
自卑往往源于孩子幼年时期,长期被父母数落,被比较,给予压力和期望值过高等都是成因之一。
由此可见,孩子的懂事并不都是天生使然,更多的还是后天的家庭教育不当所致。
太过懂事对孩子产生的3大危害。
很多人认为懂事是孩子成熟的标志,可过早地懂事只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1、没有棱角,缺少“攻击性”。
老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可见人类的攻击性其实是与生俱来的。
婴儿时期,渴了饿了拉了,都会用啼哭引起父母的注意;长大后,会用哭闹让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
适度的攻击性,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调节关系的重要手段,可如果一个孩子早早地就失去了攻击性,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工作表现突出,明明可以晋升,却因为少了进取心而不敢争取,一行字停留在基础岗位;
被诬陷或遭受迫害时,习惯性地选择忍气吞声,不惜背上软弱,好欺负的名声,只为了避免冲突和纷争……
2、缺少主见,盲目承担
懂事的孩子都很听话,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习惯迎合父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缺乏主见,一味地接受别人的安排,甚至只关注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忽略了自己,活得太累。
同时,这样的孩子大多会因为自卑而习惯什么事情都自己承担,不愿麻烦别人,更不会向他人求助或合作,这样的后果不仅是自己压力大,还会因为不擅长团队合作而大大降低事情的成功率,影响事业发展。
3、影响性格养成。
自卑会让孩子在自我认识上出现问题,无法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能看到别人的好,而自己都是缺点,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懦弱、畏首畏尾、缺乏斗志。
过于懂事的孩子不会拒绝别人,生活中,往往是“便利贴”式的存在。
同时,这样的孩子因不太适应团队相处,而变得不爱出门,惧怕陌生环境和陌生人,容易导致内向,自闭,社交恐惧症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精神疾病。
太过懂事的孩子,家长可以这样引导。
每次看到孩子不争不抢的样子,作为母亲,心里真的很难过,有时,真的希望孩子能够像其他同龄人一样,无理取闹,大吵大闹,甚至撒泼打滚。
只有这样,才会让我觉得那才是孩子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气象,可孩子已经变得如此懂事了,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帮他找回属于自己的“脾气”呢?
1、定期与孩子进行深入情感沟通
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心里想法,建立信心,搭建通畅的沟通渠道,让孩子能及时疏解心中的压力和困惑。
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期待和要求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高,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比如,我会常常对孩子说这样的常话:妈妈只希望你开心,健康平安,学习全力以赴就好,并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你。
清楚孩子的想法,及时疏导消极情绪的同时,帮孩子建立自信,是家长帮助孩子找回自己的第一步。
2、教会孩子做决定,学会说“不”。
核心要点:拒绝包办,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为了让孩子学会做决定,我家7岁的孩子和爸爸在商场对峙了一天,就为了让孩子自己选出喜欢的衣服。
孩子的自卑与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很大关联,家长不要事事包办,尤其是隔代抚养中,溺爱孩子更是极为普遍。
不要嫌弃孩子反应慢,动手能力差,家长们可以多一些耐心,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慢慢地尝试,不断地锻炼,直到熟练为止。
3、帮孩子燃起斗志。
看到这儿,相信很多家长已经明白了太多懂事的孩子内心都很善良,喜欢多替别人考虑一些等优点,可缺点也很明显:自卑,胆小,懦弱,逆来顺受等,那能不能在纠正缺点的同时保留孩子的优点呢?
有的。
当孩子处在一个竞争、比赛的环境中时,就会激起斗志,家长们要学会使用有限的手段不断给孩子创造一些“竞争环境”。
首先,对听话的孩子,家长不要再说“乖”“听话”“懂事”之类的词语,而是鼓励孩子要有一些“棱角”。
比如,被人恶意欺负,要保护好自己的同时,给对方以威慑,让对方不能再欺负自己。
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激发斗志的环境。
比如,鼓励孩子多参加自己喜欢不能干擅长的比赛,全力以赴,超越对手;或者对吃饭习惯不好的孩子,做一些小竞争,诸如看谁吃饭撒的米粒最少,输的人就去洗碗等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俗话说,人无完人。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完美的,虽然家长都希望孩子懂事,但过于懂事可能就不是好事情了。
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学会真正的懂事,更要学会放手,让孩子敢说、敢做、敢闯,做一个内心充满阳光、乐观、积极自信、有想法有主见的“懂事”孩子。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xnc528 备注:3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2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