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掉鞋子,穿上崭新的白袜子,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尽情溜达,再抬起自己的脚丫子比一比谁的袜子最干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的教室地面在开学第一天经历了严格的“考验”,这也是学生们上的一堂特殊的劳动课。“白袜子”实验结束后,学生们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作业:如何开启“地面保卫战”,让学习环境更美好?
在校长马骉眼中,讲卫生、爱劳动是一个公民最基本、最要紧的素养,而培养合格的未来世界公民正是学校的育人目标,“要让这些‘未来小主人’健康地、充分地成长,劳动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和载体,因此在我们学校,劳动不是一个写在纸上、挂在嘴上的概念,而是通过打造‘玩’课程、‘融’课程、‘研’课程,助推每个学生的充分成长”。
“玩”出来的自治自育模式
“我们平时都会在一起‘玩’,也会一起去学校外面‘玩’。”二年级学生潘祖炫口中的“我们”是他所在的劳动伙伴小组——每一个进入华师大附属杭州学校就读的学生都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组建一个劳动伙伴小组;而他们“玩”的则是一个又一个的劳动项目——
承包一块校园土地,种下班上学生都喜欢的草莓和茄子。从春播到秋收,他们不仅学会了栽培、养护、采摘,每天还与物业的工作人员“暗暗较劲”,比一比谁承包的土地上作物长势更好。“当蔬菜瓜果丰收以后,学生们还会迎来‘终极考核’,也就是义卖活动,作物的质量越好买的人自然越多。义卖所得全部捐献给贵州省黄平县第二中学。”副校长唐侠介绍,目前学校拥有4000平方米户外种植区,其中包括20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劳动基地和500平方米的现代农场,满足了全员参与的需求。
参观完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大莲花”后,潘祖炫和伙伴们用南瓜和花瓣成功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好运连连”。看到学生们制作的一个个颇具创意的“迎亚运·食全食美”作品,学校开辟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学生厨房,学生们可以在其中尽情地制作传统节日美食、寻找杭州味道、烘焙西点……“很多学生做完以后不舍得吃,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带给家长品尝,因为这种成就感在他们心中是不可比拟的。”唐侠说。
为了让学生们真正“玩”个痛快,学校还成立了杭州市“花生园”青少年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这个学生日常劳动实践的场所,除了户外种植区,还包含1500平方米的室内STEAM创客区和200平方米的拱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学校十大课程之一的“劳动助成长”课程。“一门课程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应当是在教师的专业设计指导下去完成的。”马骉认为,劳动能帮助学生们成长,那么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就应该更加深入和宽泛,真正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新劳动教育实践。
“无论是体系化的劳动校本课程,还是个性化的劳动体验,学生们都可以通过劳动伙伴小组的合作互助,锻炼自治能力,在劳动项目中收获成长、提升技能。”唐侠发现,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学生们会更加愿意尝试新型的劳动项目及模式,并正向带动周边的同学,将劳动圈外延,使得劳动自育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融”出来的生活能力
阅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二年级的学生能读出什么?对于潘祖炫和小组成员们来说,他们读到的是“特别有趣”“很好玩”的故事情节。但在校长助理、语文特级教师王乐芬眼中,这还远远不够,“在当下这个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能不能让阅读成为连接孩子与真实世界的桥梁,让他们变成一个更全面、更幸福的人,我觉得这很重要”。
于是,每年一届的“全阅读节”和主题劳动周在这个春天里迎来了“联名款”活动——“我是未来小主人”。一年级的阅读书目是《一园青菜成了精》,学生不仅要以园艺师的身份探究种植、栽培技术,还要制作蔬菜头饰、创作童谣;二年级学生则要向《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的旺卡先生学习,既然他能创造一家奇妙的巧克力工厂,那么生活在杭州的孩子,你打造的“未来杭州”的西湖、动物园、学校、飞机场会是什么模样;五年级学生一边阅读《汉字奇兵》,一边化身汉字研究员,感受汉字带来的魅力……
潘祖炫所在的小组选择设计杭州“未来动物园”的游客参观区。一起前往杭州动物园实地考察后,在他们眼中“不怎么地”的现实情况给了他们极大的发挥空间。在经历多次头脑风暴和模型打样后,最终,他们用硬纸板、乐高积木等材料制作完成了一款备受好评的“三栖游览器”。“这款游览器可以根据动物的种类切换海、陆、空三种游览模式,增强人与动物间的互动,给游客沉浸式体验。”在活动成果博览会当天,潘祖炫自信满满地向全校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这样的主题活动把语文阅读与职业体验、农场种植、手工制作等劳动实践融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读一本好书就可以经历一段丰富多彩的生活。”王乐芬认为,劳动能力其实就是“自己经营自己的生活”的能力,而学生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不能被随意切分成一片一片的,因此不能割裂地做劳动课程,而是要做到“五育”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研”出来的城市课堂
在华师大附属杭州学校初中部,每一名学生还有一个隐藏身份——“城市特工”。
705班的“特工”们走进学校对面的杭州市运河亚运公园,仔细巡查了每个角落,发回“情报”:亚运公园让城市风貌与人民幸福感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存在河畔草坪坡度很大、河畔无护栏、河边安全警示不够等隐患。垃圾焚烧发电厂则是702班“城市情报探究活动”第2小组的“目标”,他们需要为杭州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垃圾处理方式、目前存在的困难等问题找到答案。“垃圾焚烧处置并不吓人,发电厂可以和周边居民和谐相处。但垃圾处理池里数以万吨、如山高的垃圾,也在提醒我们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呵护家园的重要性。”“特工”查邱童在报告里写道。
“城市就是他们的课堂,也是他们的‘出题者’。”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负责教师林新尧介绍,“城市情报劳动教育探究”课程引导学生探寻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微课题研究,并从学生视角提出解决方案。“有时候,学生看到的问题是成人考虑不到的,比如很多学生生活在二孩家庭,他们就提出让杭州在‘幸福城市’的基础上成为‘幸福二孩城市’的议题,这样的视角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样一个“特工”小组,从进入城市博物馆、企业、景点、机构等实地发现真实问题,到不断采集数据、采访调查、寻求专家解答,再到最后形成探究成果,完成城市给出的这些“难题”往往需要2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学生是杭州这座城市未来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成为一名优秀城市公民的重要手段。”到目前为止,共有60多个有价值的项目成果在学校的“城市情报发布会”上进行分享。林新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扮演着优秀“特工”身份的“未来小主人”出现。
本文刊发于2022年4月15日
《浙江教育报》四版校园视窗
??
浙江教育报记者|张纯纯
通讯员|杨洪敏
本期编辑|许天怡
责任编辑|刘丹丹
投稿|zjjyb1@163.com
本文来自【浙江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xnc528 备注:3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