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
循行部位及分布
循行路线起于眼外角(瞳子 ),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侧,经肩,进入锁骨上 窝。直行脉再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有三分支;一支从耳(风池穴)穿过耳中,经耳前到眼角外;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和颈部进入锁骨上窝,继续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肋到耻骨上缘阴毛边际(气冲穴),横入髋关节(环跳穴);一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间到大拇指甲后(大敦穴),交与足厥阴肝经。
主治病症
1、头面五官病 侧头、耳、目、咽喉病等。
2、肝胆病 黄疸、口苦、胁痛等。
3、热病、神志病 发热、癫狂等。
4、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 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调理方法
①泡脚: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足下六条经络,足少阳胆经就是其中一条。
②梳头:
五指自然分开,指腹均匀分布于头两侧及耳周,自上而下、自前向后快速梳理,此法亦可通胆经少阳之气。
③拍打胆经
拍打部位:
(1)额头两侧,沿耳后至脖颈两侧至肩井。
(2)自腹部外侧京门穴、带脉穴至耻骨,横向髋关节至环跳穴,再沿大腿外侧一直向下,经风市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沿足背外侧至窍阴穴。
重点拍打穴位:带脉穴、环跳穴、阳陵泉穴等。
拍打时间:每次15~20分钟
注意事项
1、晚上11点以后不要再敲,每天每条腿只要敲几分钟。
2、敲打胆经不需要敲小腿穴位,
3、有酸痛感正常,此时正在打开胆经通道。如果出现乌青,可能是用力太重,也可能是身体的血凝因子不够。等乌青散尽再敲打。
4、气盛时不要敲胆经。
温馨提示:不适合敲胆经人群
1、特殊女性。如来例假的女士,及怀孕女士。
2、患有血小板不足的人。血小板不足的人可以改敲击为按摩,这样避免出现微血管破裂而无法止血。
3、做过器官移植的人。敲胆经会促进血气提升,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排斥作用。
4、血气较低的人。血气较低的人,微血管比较脆弱,敲胆经会出现淤血,要等到淤血消食后再继续。
此外,老年人敲胆经不要敲得太多,因为血升太快,人体的调节也会很快,对老年健康会有影响。
原穴:丘墟穴——足少阳胆经
【取穴】
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快速取穴】
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取足外踝前缘垂线与下缘水平线的交点,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此穴。
【调理手法】
①针刺法:直刺0.5~0.8寸。
②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③按摩:用指腹按揉丘墟,每次3~5分钟。用拇指指腹按压丘墟穴,每天早上按揉200次,对目赤肿痛、颈项痛、胸胁痛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洛穴:光明穴——足少阳胆经
【取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快速取穴】
取外踝尖到腘横纹的中点(外踝尖到腘横纹头的距离为16寸),从此中点往下量4横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在小腿外侧骨头(腓骨)前缘处,即为此穴。
【调理手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①针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足背扩散。
②艾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输穴:足临泣穴——足少阳胆经
【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快速取穴】坐位或仰卧位。小趾向上起,在第4、5跖骨之间可见一凸起肌腱(即小趾伸肌腱),在该肌腱的外侧缘凹陷处,用力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此穴。
【调理手法】
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点,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①按摩: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轻按摩,左右各按多次就能去除疼痛。按摩临泣穴还可以缓解穿高跟鞋的倦累感。
用手指指尖点按足临泣穴2~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头痛、心悸、目眩等。我们在按摩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身边一些可以用三角雀来提高按摩的效果,也可以适当地减轻操作者的操作压力。
②针灸疗法:直刺足临泣穴0.5-0.8寸;可灸10-15分钟。
未来可期,时光荏苒。小药郎会一直陪着你学习中医,医路有你们相伴,我会更加努力!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xnc528 备注:3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2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