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个人品牌,先做个人。做个什么样的人呢?做个让别人舒服的人!
你能让多少人舒服,就能让多少人买单,那我们今天来看看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别人舒服呢?
我目前在近20个付费群里,尤其是我付费多的社群,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越是做得好的人,TA在别人的群里,索取的越少,付出的越多。
怎么付出呢?就是分享一些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
例如,发现了直播里的一个新功能,立马分享给大家,自己踩过的一个坑,立马分享给大家;
群里有人问问题,如果自己能回答,立马提供答案,群里有人报喜,立马真诚赞美,群主发出任何指令积极回应
这样的人,存在就是一种温度。
所以在关键时刻,如果TA需要别人帮助,别人会愿意帮助,因为平时在情感账户上存的多。
而有些人在群里永远索取的多,动不动发个链接求赞,动不动要求大家为TA做一些事
求助之后,甚至连感谢都是敷衍的,这种人会给人产生一种感觉: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都应该为他服务一样。
可是问题是:世界真的欠他吗?我希望每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明白这些道理。
所以今天我想好好讲讲线上礼仪这回事,以免你因为一些小小的细节,影响了其他人对你的观感。
线上也是一个大世界,一样有人情往来,一样有礼仪情商,这背后有一个原则:
我这个动作是在索取还是付出?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群主,群友这样做了,我会感觉舒服吗?如果不会,就不要做。
你是我妈,你应该对我好……
你是我老公,你应该无条件呵护我……
你是我儿子,应该继承我的优秀基因……
你是我老板,你应该好好培养我……
你是我员工,你应该好好干活……
……
人一旦有这种应该思维,就会很可怕,一旦别人达不到他的标准,
或者没有按照他认为应该的去做,他就觉得别人欠他的,就会心生怨气。
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这些"应该"真的"应该"吗?
有些人一直活在对父母的埋怨中 始终觉得童年有阴影,觉得父母亏欠自己。
一直活在这种"你们小时候应该对我好一点,应该陪在我身边",但发现没有?
这样的人往往给自己织了一张痛苦的网。
因为童年已经翻篇,往事不可逆转,父母的成长还没有到达,会向我们主动道歉的地步。
天天想着"应该",只会增加痛苦
有人用一生疗愈童年,有人用童年疗愈一生
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心理学学的越多,越难受。
因为你发现你父母没按照心理学上,教科书般的来养育你,这个时候你要做的
是把"应该"思维,改为"还好"思维!
还好,还好,当年我妈选择把我生下来了;
还好,还好 现在那么多人没嫁出去,还好我老公,选了我;
还好,还好,那么多人没有宝宝,还好我生了一个这么可爱的宝宝;
还好,还好,我上面还有个老板顶着,他替我挡了好多压力;
还好,还好,我还有个团队,有那么多人帮我;
你知道吗?当你把"应该"换做"还好"这两个字时,你瞬间从索取心态变成了感恩心态。
你会觉得自己好幸运,所以我经营亲密关系的秘诀是:
因为"还好"思维 ,就可以变得无欲无求
例如,如果查克博士没空开车送我,还好 还好,世界上还有出租车,还能有人送我过去。
如果今天儿子惹我生气了,还好,还好,幸亏只是在家里发生,早点调教,以后出门不会惹别人生气。
如果今天发生了"翻车事故"还好,还好,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以后我的学生就不会翻这样的车了。
哪怕是生了一场病,还好 还好 只是一场小病,这是身体在提醒我,好好爱自己。
你发现没?
用了"还好思维" 你瞬间对这个世界没脾气。
你可以试一试,我已经用这个思维操练了近10年,真的没啥脾气了。
凡事发生,尤其是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本能的反应就是,"还好,还好"
记住,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应该
一旦我认为别人应该怎么样了,就是我自己痛苦的开始。
有的时候我们难免要表达一些建议和想法,很多时候人们总爱以这样的语言作为前缀,为自己说话不加修饰寻找借口:
"我这个人性格比较耿直……"、"咱们关系近,我就不绕弯子了……"
其实,即使是真实的想法,也不应该如此直白的表达。但是面对亲近的人,我们就越不愿意去修饰我们的表达。
在这里我想给你分享一个故事:
”在一次的律师论坛上,主办方鼓励青年律师代表,谈谈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有一位青年律师非常坦诚,开口就直奔主题:我们所去年的创收已经挤进全国前10位,平均律师创收也在省内稳居第一,我们所的张主任更是个人创收突破2,000万。
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表达青年律师心中共同的困惑。
但是大家知道吗?就是在这辉煌业绩的背后,却隐藏着两极分化的残酷现实。
像我这种刚刚入行不满一年的菜鸟律师,每个月收入甚至不足3000元,这不是个别现象,是整个律师行业的残酷现状。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青年律师如何发展与成长……."
他讲的都是实话,但是在这样的公开场合下,这么直白的说出实情,尤其是点名道姓的,提到自己的上级领导,让下面的人如坐针毡。
不知道回去以后会不会被这位张主任叫去谈话。
这个时候另一个年轻律师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效果却截然相反。
他说"最近我经常听身边的青年律师交流一种观点,他们总是在抱怨自己干的很多,但老板给的又少,因此心里很不平衡,听到这种观点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你发现没:这段话明明是自己的想法,却借别人之口表达出来,说是别人的看法,把本来锋芒毕露的一段批评,立刻变成圆润舒服的表达。
他接着说:"我曾经听到过一个故事,一台机器坏了,谁都找不到问题在哪,这个时候一个老师傅来了,检查一阵之后画了一条线,告诉大家问题就在这里"
"然后这个老师傅获得了1万元的奖金,大家都不服气,不就画了一根线吗,凭什么拿这么多?"
"发奖金的老板:说画一条线不值这么多钱,但知道在哪里画就值这么多。"
这段话里,借着这个故事,这个年轻人先大大肯定了资深律师的价值。
这个小伙子继续跟大家互动:
"请大家告诉我现在几点钟了?大家抬起手腕看表的时候,首先看的一定是那个稳定不动的时针,再看那个不紧不慢的分针,但不会有人首先去看那个匆忙赶路的秒针。
这个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永远都是最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因为你很有可能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所以对年轻律师来说,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成为王主任这样的分针和张会长(王和张是本次会议的主办方)这样的时针,而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奔跑和抱怨上……."
一场绝妙的比喻引发大家的点头认可,尤其是被点名的王主任和张会长脸上更是露出了欣赏的笑容.
最后这位年轻律师终于抛出了他最重要的一句话:
"当然话又说回来,青年律师的成长困境的确存在,收入分配不尽合理的现象的确存在。
在律所年轻律师跟主任之间的收入呈几何差,也是现状,如果我们年轻人和律所领导之间彼此都能换位思考,相信对于整个所的成长会非常有帮助"
这是谁都听出他的话外音,有他真实想表达的想法,但是通篇听下来,没有犀利锋芒,只有圆润含蓄.
虽然对现状有种种不满,但很好的克制了自己的负面情绪,用负面情绪正面表达.
同一个意思,两种不同的表达,你更欣赏哪一个版本呢?
很多时候,我的私教学员也会向我抱怨,如果有人质疑我,挑衅我,我该怎么回复。
曾经我一个学员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私信问她:“你凭什么是文案导师,你有什么样的成绩,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商业案例?”
不知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如何回答,我当时给的建议是:
“我会先认可他,谢谢你关注到我,我的学员案例挺多的,不知道你想了解哪方面的?然后再问他为什么对这个方面感兴趣“
即使对方看上去不友好,但是我始终记得一点”“
任何行为都有一个正面动机,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这个正面动机而已。
所以在沟通中肯定一切值得肯定的。
我先肯定对方对自己的关注,然后不卑不亢地回答。
如果老婆买了新衣服让你评价,你打心眼里觉得不好看,不要回答"太丑了"。
而要改为正向表达:"昨天那件衣服更适合你"。
当你教孩子看图识字时,不要说:"你怎么拿了个苹果呢?我明明让你拿的是香蕉"。
可以改为:"孩子,你手里拿的这个叫苹果,再去找一下看看香蕉在哪里?"
如果发现老公今天脾气有点大,不要说:"今天怎么啦?吃了火药了?"
而是改为:"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太好,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吗?"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反着说。
负面情绪,正面表达,是高情商的标志。
做个人品牌,先做个人。做个让别人舒服的人!
让我们把所有对其他人"应该"的要求,转回来用在自己身上吧!
做个有温度的,能够为他人赋能的,开口就能成就他人的人!
这样的人,更容易让别人愿意为你付费,你的财运就藏在你的这些行为里。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xnc528 备注:3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1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