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秋》
作者:黄涛
类型:民俗文化
本文探讨:中秋的故事の嫦娥奔月
打小开始,每到中秋节,看着那硕大的满月,父母就会重复地告诉我们那美好的月亮神话故事:月亮上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子嫦娥和一只爱捣药的月兔。
长大后,发现月亮被攻破了,月球上不仅啥都没有,还长得坑坑洼洼特难看。那嫦娥和月兔哪里去了?哪里去了?
更离谱的现实是,那么美丽的嫦娥,居然是与那形貌丑陋的蟾蜍是互为变身的关系。
此话非虚。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嫦娥奔月成为月精的说法,而西汉文献《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日中有踆[qūn]乌,而月中有蟾蜍。”意思是太阳里有三只脚的乌鸦,而月亮里有蟾蜍。
后来《初学记》里也说,嫦娥偷吃了西王母给后羿的长生不死药之后,飞到月球上,化身为蟾蜍,就成了月精。
所以,从先秦到汉代时期,月中蟾蜍与嫦娥可以说是互相变身的关系,也可能共存于月亮上。
但汉代之后,月精为蟾蜍的情节就逐渐消失了,人们主要传说月中有仙子嫦娥,而她身边的动物由蟾蜍变成了玉兔。
在月宫图里,有时玉兔被嫦娥抱在怀里,有时嫦娥居中,玉兔在地上玩耍或在一旁捣药。
到了明清之后,玉兔也被当做月神来供奉,有些月光马儿上就画一只站立的玉兔,供在桌子上,受人祭拜。
晋代以后,玉兔捣药的故事就有了较多的记载。
传说玉兔原本是西王母的侍从,任捣药侍者之职,而作为执掌治病、长寿的神灵,玉兔受到了人们特别的尊奉,甚至有点儿药神的味道。
传到清代,还有了“兔儿爷”的说法,玉兔被塑造成一位威武又可爱的将军模样,既是被人敬奉的神灵,也是儿童喜爱的玩具。
在本书中,作者黄涛详细讲述了中秋的历史、故事、纪念物、风俗流传等,还介绍了中秋的食俗、游戏娱乐以及中秋在国外的欢庆仪式。
作者黄涛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在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民间文学等领域造诣颇深,著作十余种,发表过一百二十余篇论文。
本书中最令人痴迷的就是起源、故事和节俗。对上古月亮的崇拜、祭祀月亮女神为起源,后来衍生出各种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月精蟾蜍、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杨贵妃赐名、唐明皇游月宫等。
民间更有诸多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庆贺中秋的习俗:赏月、尝新粮、铁塔燃灯、舞香龙、钱塘江观潮、玩会饼博状元、放孔明灯、抛帕招亲、游月娘、烧瓦塔等等等等。
一起来探究中国文化流变史,在节俗中挖掘民族性格的脉络,从先民的生活里撷一缕传承的烟火气。
生意营销3大宝:彩铃、定位、认证,一个也不能少,如有需要,添加 微信:xnc528 备注:3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lzz8.com/12771.html